|
飛行汽車商用提速 無人駕駛“飛的”將變革未來交通發表時間:2017-12-13 00:00 如今,飛行汽車的發展正日漸提速,與無人駕駛技術的融合更讓其應用潛力成倍增長。出于商用目標,“空中的士”正成為飛行汽車的首要角色。未來,我們或許將不再需要擁擠在地面道路,而是可以結合實際路況,在天空與陸地間自由穿梭。 隨著科技發展,愈發火熱的飛行汽車儼然有成為未來主流交通工具的潛力,正受到科技界與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。 追溯飛行汽車的發展歷史,1917年時,飛行汽車之父格·寇蒂斯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這種充滿想象力的新型交通工具。他的鋁制飛行汽車夸張地裝上了三只翼展長達12.2米的機翼。但是這輛飛行汽車只實現了短距離的飛行式跳躍,并未真正飛上天空。 直到2009年3月,世界首輛真正意義上的飛行汽車“飛躍(Transition)”才首次試飛成功。在此之后,飛行汽車的發展正式進入了快車道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入到成型飛行汽車的研制當中,并且成果漸增。 隨著飛行汽車的商用進程持續加速,業界普遍認為就當前來說,將其打造為“空中的士”更為現實且有利。因此,結合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,飛行汽車逐漸開始明確其發展方向,也就是“無人駕駛空中的士”。 中東不少國家依靠石油資源十分富有,因而也成為了各種全新科技產品的聚集地。作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,阿聯酋的迪拜一直希望在全球首先實現“無人駕駛空中的士”的應用。近日,在迪拜王儲哈姆丹的安排下,迪拜成功進行了一次試飛首秀。 據悉,當天試飛的飛行汽車由德國Volocopter公司開發,結構類似于一個小型的兩座直升機機艙,頂部設有18個螺旋槳。這款“的士”無需遠程遙控器操作即可飛行,最長飛行時間為30分鐘,如果出現故障,則會緊急啟動多項安全措施,包括備用電池、旋翼、降落傘等。 VolocopterCEOFlorianReuter表示,“飛的”推出市場后,大眾可以用智能手機召喚,它就把你送到目的地。這架空中“飛的”能根據全球定位系統飛行,未來還將設有全面傳感器,以及應對各種未知障礙的功能。 日前,我國互聯網巨頭騰訊也領投了德國航空公司Lilium,該公司同樣在致力于飛行電動的士的研發。 Lilium公司表示,將利用騰訊領投的此輪融資壯大公司團隊,加快無人駕駛五人座型飛行車LiliumJet的研發、生產進度。今年早些時候,該公司就曾展示了可以垂直起降的飛行電動車(eVTOL)原型,示范了該車如何完成水平、垂直模式轉換。它的“處女秀”雖然僅持續了幾分鐘,不過Lilium首席商務官RemoGerber表示,成車充一次電可以飛行一個小時,時速可達300公里。 未來,人們使用app就可以招呼一輛LiliumJet,但是為了滿足監管機構要求,此車首先會配備飛行員駕駛。不過,Gerber表示“小型飛機或直升機可以做的事”它日后都可以做。這種飛行的士噪聲少,節約能源,著陸占地小,不失為城市交通較好的選擇。 除了Volocopter和Lilium,其他龍頭企業也瞄準了龐大的無人駕駛空中的士市場。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計劃在2020年前推出載客自動駕駛飛機;谷歌創辦人佩奇投資的KittyHawk公司和優步,也在積極籌備他們的空中的士項目;而俄羅斯制造商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更是開發了一款飛行摩托車,雖然不能用來載客,但是意味著其技術積累正在進行,未來也有可能投入到飛行汽車的研制當中。 隨著城市越來越擁堵,地面交通壓力越來越大,廣闊的天空、可以飛行的短途交通工具、無人駕駛技術,這三大因素正造就無人駕駛空中的士產業的日益蓬勃。 據城市大數據預測,在2030年全球60%的人將生活在城市,高峰時段是出行者的噩夢,未來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環境問題會更加突出,而飛行汽車的出現不僅可以有效幫助乘客避免日益擁堵的交通問題,而且能夠有效帶動空中交通這一領域,大幅度降低城市的基礎設施和規劃成本,同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與科技進步。 |